Agent樱桃

「思想属于我,渡劫属于AI」

普通职场人该如何用 AI 助力日常工作提效?

不要迷信,不要被AI主宰

这是我在知乎上的一篇回答 在开始用AI助力日常工作提效前,我们应当先具备以下2点: 第一,“懒”。是的,你没看错,就是得发自内心的“懒”。但也请留意,我为懒字打了引号。啥意思?这种懒,不是好吃懒的懒,而是:打心底里想解决问题,但是“懒得”用复杂或者日常的方法解决问题。 我举个例子,很多朋友都说,有那个功夫(他们指的是,调试AI提示词),我早就自己做出来了。这听起来会让别人觉得你...

AI产品要进化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之为Agent

大模型是脑子,Agent是躯干

我的答案是:没有标准答案。 广义的Agent包含流程化的Agent(流程固定)以及智能Agent(自主规划)。这两种Agent就像职场中的两类员工:一类是按部就班、循规蹈矩的执行者;另一类是思维活跃、善于创新的思考者。它们各有千秋,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具体场景来发挥它们的价值。 流程固定的Agent实际上应用更加广泛,因为它更加”可靠”和”可预料”。为什么这2点很重要呢?你想想身边的...

AI贩卖千禧情怀,营销利弊并存

站在2024年的门槛回望,AI像极了刚学会弹《简单爱》的琴童

《当AI开始贩卖回忆:千禧一代的情怀正在被算法标价》 我们服务的美妆品牌“花西子”最近做了个实验:用AI生成虚构的90年代校园民谣作为产品BGM,结果38%的95后消费者坚信这是他们“童年听过的旋律”。这场集体记忆的幻觉,揭开了AI情怀营销的冰山一角。 一、算法正在批量生产时光机 程序员杨平用DeepSeek创作《七天爱人》时,AI系统自动拆解了周杰伦2000 - 2004年间作品中...

华为工程师「AI剧本杀」颠覆技术营销

更精妙的是*不完美陷阱*

凌晨三点的数据暴动:华为工程师的「AI剧本杀」正在颠覆什么? 凌晨三点十七分,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直播间突然涌入23万观众——工程师团队正在通宵测试电机极限性能。当后台监测到「汗渍渗透工服褶皱」的弹幕高频出现时,AI系统立即触发「实验室温控异常」支线剧情,这场精心策划的「技术真人秀」比原定剧本提前47分钟登上热搜。 藏在轮胎纹路里的AI导演 你肯定见过那些酷炫的汽车测试直播,但可能没发现...

AI落地:兼顾技术与用户体验是关键

炫技没有什么鸟用

百度地图AI助手及AI商业化的思考 将百度地图塞了个AI助手进去,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我上周打车时不小心点开了,结果被那玩意儿连续追问了三遍”您具体要去哪个门”。当时就想把手机扔出车窗——你看,这就是典型的技术团队自嗨产物,产品经理估计连滴滴都没打过。 这帮搞AI落地的兄弟总有个毛病,觉得技术牛逼用户就该跪着接受。去年某大厂内部会议上,有个VP拍桌子说”我们要用AI重构用户体验”,底下...

35岁了,想学AI,搞懂AI,用好AI,还来得及吗?

一个普通人面临AI的选择

知乎上一个人问:我今年35,未婚。初中文化,打过工,创过业。我的判断在未来的工作之中,AI肯定会占据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位置,我要怎么学,从哪里开始学起呢?恳请各位大佬帮我出出招,谢谢啊!下面是我的回答 首先,肯定来得及。 其次,你得选赛道。35了去从头学大模型基础理论肯定是不值当的——除非你特别热爱。从经济角度来讲,最快能让你拿到结果的,一定是跟自己熟悉的行业进行结合,帮助行业解...

苹果图标差评引关注,AI情绪分析显利弊

藏在差评里的情绪密码

被全网群嘲的苹果新图标,竟是AI读心术的觉醒时刻? 01 凌晨三点的设计灾难 手机屏幕的冷光刺破黑暗,某大厂产品总监的紧急消息跳出对话框:”App Store评分崩了!”评论区化作大型审美刑场,”山寨安卓风”“设计师该换角膜”等毒舌刷屏,最高赞评论获得12万共鸣:”这图标丑到我想换回诺基亚。” 服务器却在此时捕捉到诡异数据波动——每秒涌入的3.8万条差评中,AI情绪分析模块突...

百度地图AI体验:智能体变革与挑战

变化背后是产品逻辑的彻底重构

百度地图AI助手及智能体的现状与思考 将百度地图塞了个AI助手进去,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我昨天打车时候试了试,跟它说”找家不排队的火锅店”,结果给我导航到海底捞——下午三点钟的海底捞当然不排队啊兄弟们!这种人工智障时刻让我想起2016年做客服机器人那会儿,用户问”能便宜点吗”,机器人回”已为您查询到最近的便宜加油站”。 现在搞智能体的都陷入能力焦虑了。上周见个投资人,开口就是”你们能处...

明星塌房危机,AI预警系统助力品牌攻防

数据沼泽里的致命涟漪

《当明星塌房成为品牌攻防战:AI预警系统如何抢滩黄金12小时》 凌晨三点的会议室里,某美妆品牌CMO盯着大屏上跳动的数据:新签约的顶流艺人被曝涉赌后,舆情负面声量正以23%/小时的速度攀升。距离官宣代言还剩9小时,AI系统已自动生成三套应急方案——从地铁广告实时替换虚拟代言人,到粉丝社群的定向情绪安抚。 这不是危机公关演习,而是真实发生的品牌攻防战。2024年明星塌房事件平均发酵速度...

数字时代,AI普遍应用会不会推动中国社会万家争鸣的第3次启蒙运动?

虽然很看好AI,但我却不这么认为

虽然我很看好AI,但是,却不能同意这个判断。 现在AI的确火,连我70岁老岳父都关注这个问题,还时不时跟我说,这个AI的确强大。各种大模型几乎每天都有新闻爆出,简直是各领风骚24小时——以至于刚火了Deepseek又来Manus,已经搞得大家头晕目眩了。 但是,如果我们深度的去想一想,给自己的大脑一个提示词:Take a breathe and think step by st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