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epseek那么厉害,为什么要开源

拆解AI明星的商业战略

Posted by Agent Eric on June 19, 2025

前言:国外的模型都闭源,所以马斯克才会离开OpenAI,独立搞一个开源的Grok。 知乎上有个提问,为什么Deepseek那么牛还要开源,国外的大模型基本都是闭源的。 我的回答如下:

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误区,开源不等于不赚钱

再重复一遍:开源不等于不赚钱。

为什么?

先看看这些开源项目的营收:

Apache:在2020年的收入为2770万美元。 Linux:在2020年的收入为1100万美元。 Eclipse Foundation:在2020年的收入为100万美元。 Alphabet:在2019年的收入为34亿美元。 Oracle:在2018年的收入为4亿美元。 Meta:在2018年的收入为22亿美元。

这些项目都是国外的,他们都在赚钱。

开源项目通常怎样赚钱呢?如果用一句通俗大白话,就是,免费使用(你行你用),付费咨询(不行问我)。

下边简单说说它们怎样赚钱。

商业版销售

许多开源项目会提供一个免费的开源版本,同时推出一个商业版,供企业用户使用。例如,MySQL 和 Red Hat 的 Linux 操作系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盈利的。

增值服务

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了,免费看2集视频,后边的再付费。当然,增值服务不全是这种模式。付费的支持、咨询、定制开发等服务,都是增值服务。这些服务通常针对企业用户或高级用户,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。例如,Ghost 和 Sidekiq 项目通过提供专业版和企业版服务实现了盈利。此外,一些开源项目还可以通过提供插件、扩展功能或高级功能来实现盈利

捐赠模式

这个是国外特有的,国内搞不起来,白嫖党太多,付费意识差。这个模式简单说,就是你用一个惊艳的产品,开放并免费,让用户感动到主动给钱。

付费订阅

一些项目,比如Dify,免费开源,但提供了云托管的收费方案。也是那句话,你行你自己用,不行就找我帮你服务。

付费培训和咨询

就是免费用,收费咨询。你行的,你懂的,你就自己搞定。不懂?那行,收费咨询。

好,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么牛逼的Deepseek为什么要开源。

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,深度求索它肯定不是慈善公司,开源不是自宫。那么,它怎样赚钱,以及为什么选择开源,我们可以做以下分析:

以小搏大,建立生态壁垒​​

作为初创公司,DeepSeek 在巨头环伺的AI赛道选择开源,能快速吸引全球开发者(如GitHub社区)、企业用户(如中石化、腾讯)和学术机构。这种“少胜多”的策略,短期内即可积累庞大用户基数,形成技术影响力。

构建“底座生态”,实现长期商业化​

当大家都用我的模型,那么必然都遵循我的规则。二流企业做质量,一流企业做标准,这跟当年微软在中国并没有全力去打击盗版如出一辙。

DeepSeek 开源的是​​模型权重​​(.bin/.pt文件),而非完全开放训练代码或数据集。用户可微调模型,但无法完全复现原始训练过程。DeepSeek-R1 的训练成本仅为同类模型的几分之一,开源后进一步让中小企业、学术机构及发展中国家免费用上顶级AI模型,推动技术民主化。

全球协作反哺模型进化

开源后,开发者社区的反馈、优化建议和漏洞修复,能显著提升模型鲁棒性与泛化能力。例如,DeepSeek开源的 ​​FlashMLA​​ 库优化了GPU资源分配,解决文本长度处理难题。

以上是纯商业的分析,可能顺带(商业上说通了,顺带靠拢顶层战略,完全合理的)还有ZZ层面的分析:

响应国家战略,推动国产AI生态崛起​

中国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数字技术开源发展,将“深度学习框架开源”列为重点攻关方向。DeepSeek 的开源实践与国家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度契合,企业与国家的战略一致,那真是顺风顺水。

总结:​​开源的实质是“战略杠杆”​​

DeepSeek 的开源不是“慈善行为”,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 ​​生态卡位战​​:

✅ ​​短期​​——以开源换市场、口碑与开发者生态; ✅ ​​中期​​——通过API、企业服务变现,建立技术标准; ✅ ​​长期​​——成为全球AI基础设施的“底座”,主导下一代智能范式。

正如其创始人梁文锋所言:“哪怕一个小APP都能低成本用上大模型” 。这种开放胸怀背后,是推动中国AI从“单点突破”迈向“生态引领”的野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