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我在知乎上的回答,修改一下发布到这里
任正非的判断:“任正非表示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”。他的原话是:
“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,当然可能还有能源的核聚变。人工智能发展要经历数十年、数百年。不要担心,中国也有很多优势。”
这是什么意思?以后人类就停滞不前了呗?
我不这么认为。
这句话的意思,比它字面的意思更加牛逼/恐怖(是牛逼还是恐怖,取决于你的立场)。
为什么?
首先,必须确定,任正非所说的人工智能,不是我们现在用的Deepseek,OpenAI等等。这些模型,虽然已经很DIAO,但是,还远远不能成为“最后一次技术革命”。
通俗来讲,这里的“人工智能”一定指的是黑客帝国的Matrix,或者终结者里的天网。一句话,必须是“通用人工智能”,AGI,才具备这样的资格去“终结”人类社会的技术革命。
其次,任正非的“最后一次”并非否定未来技术突破,而是强调AI的终极整合性与范式颠覆性:
- AI太能“渗透”了 以前蒸汽机只管工厂,电力只管灯泡马达,但AI像空气一样,啥领域都能钻进去改造——医疗用它看片子,农民用它种地,连写诗画画都能掺一脚。这种“全能型选手”,历史上从没见过。
- AI能“自我升级” 别的技术要人推着走,AI却能自己训练自己:今天帮人写代码,明天就能设计更牛的AI芯片。这种“滚雪球式进化”,可能让后续技术都变成它的“小弟”。
- 可能改写“人类角色” 如果AI未来真比人聪明(比如攻克癌症、预测气候),那人可能就不用拼命搞技术突破了——AI包圆了,革命自然到头了。
正是基于这个,我才说,题主的问题比较“分裂”:任正非的判断,是基于宏观的技术变革角度,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一个宏大判断。
那么,目前 AI 已经给各产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变革?
- AI已经渗透几乎全人类的心智,这本身会带来巨大商机,别的不说,那些办培训班的、卖书的,已经赚的盆满钵满。
- 实体产业渗透的还不够,毕竟需要动生产和研发流程,得谨慎。但是,互联网经济可已经是脱胎换骨了。别忘了,类似抖音这样的平台,也是广义的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t,即人工智能AI)。它们的智能推荐,比你妈妈都懂你。抖音/快手给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冲击,我就不赘述了。
- 打工人靠AI续命:周报让ChatGPT编,Excel让AI公式自动跑,开会用AI助手录音转重点——摸鱼从未如此理直气壮。
- 熊孩子的新式作弊:作业不会写?拍照上传AI秒出解题步骤。老师气晕:当年抓抄作业,如今要反AI作战。
- 连养生大妈都中招:手环AI一响:“您今日步数不足!心率异常!建议立刻躺平!”——科学养生,专治不服。
一句话:AI早不是工具,而是新社会操作系统
看明白没?AI表面是“技术革命”,实际在干两件事:
- 把人类决策权“外包”:信算法推荐,不信自己眼光;靠AI诊断,不靠医生经验。
- 重新定义“生产力”:过去拼体力,后来拼脑力,如今拼谁能用好AI外挂。
所以别问“产业变革”——你的思维、习惯、工作,甚至焦虑,都已被AI重构。要么学会驯服AI,要么等着被AI驯化。而那些看清规则的人,早就在收割新时代的“智商税”了。